規范流程管理 夯實常態教學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是社會衡量學校優劣的重要標志,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每一所學校的追求,是學校管理的根本任務。要提高教學質量,抓常態教學就是重中之重。本學期學校繼續以“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和強化“常態管理”“精準幫困”為工作為重點,規范管理,提升教師課程執行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F對重點工作小結如下。
一、強化“常態管理”和“精準幫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減負增效
學校落實減負增效精神,深入開展“基于課程的教學與評價”工作。
學校加強備課、作業管理?!督虒W流程管理制度》里有明確的作業管理細則。重點檢查項目“作業設計、學生完成、作業批改”,其中“作業設計”的二級指標為“基于課標、內容合理、數量恰當”,落實了“減負增效”的校本實踐,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一學期中,教導處進行了三次的作業檢查,并在全教會上召開了“規范流程管理夯實常態教學”的教學工作專題會議。語數英教導在全教會做作業管理情況反饋,表揚優點,發現問題,尋求改進。學校通過教學流程管理的檢查,切實落實每個教學環節,促進教師自主發展,提升教學質量。
學校加強評價研究。努力達成教學評一致性,不斷完善基礎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學校全面實施“等第制評價”,并通過 “基于課程標準的目標制定——分解課程目標”和“基于課程標準的評價設計——分項等第制評價”等研究,細化“等第制評價”的校本化實施。
2.加強教學質量監控保障。
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健全,有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和保障措施。常態流程管理中關注教師備課中基于班情的教學個性化設計、學生作業中的內容設計和教學的反思,定期檢查、反饋。
學校有牢固的全學科育人觀,常年堅持對全部九門基礎型學科開展全學段教學質量監控,確保教學質量穩定、全面、均衡。結合“2019年度上海市小學學業質量綠色指標”測試,學校通過全教會進行通識培訓,各教研組還結合學科撰寫了學科校本化分析,從情況概述、經驗成效、原因分析、改進措施四方面進行了反思,同時通過教研組活動,組織學科老師學習交流。同時語文結合學科就如何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在集團教導綠色指標分析會上做交流發言。
3.五年級“精準幫困”。
繼續在五年級學生中實施“精準幫困”并加強過程管理。期初由學科執教教師完成幫困對象上報,教導處審核后立表建檔、過程管理、動態跟蹤、學期考核。學科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從課堂教學的源頭進行抓差補缺,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幫助和積極的鼓勵。四月中旬組織參加了五年級語數英集團學科質量調研;五月中旬組織了五年級全學科的模擬監控;五月底規范順利地完成2020學年五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質量調研,六月中旬完成五年級畢業考。在區學業質量綠色指標質量調研中,語數英成績整體較之前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三門均超區平均分,其中語文數學消滅了須努力,精準幫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二、深化“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形成校本有效做法
1. 課程計劃。
學校制定了規范、適切、有特色的學校課程計劃,開齊開足三類課程,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優化基礎型課程、充實拓展型課程、完善探究型課程。
2. 校本課程。
穩步推進“博?愛課程” ——“同探”博物館課程和“同曉”生命教育健康課程。同時,結合教育科研和科技創新計劃—— “小小航海家”研學旅行課程的實踐探索與研究,參與了科研室完成《小小航海家》課題。4月的探究網絡線上教研活動,倪虹老師執教了《走進“遼寧艦”》以及鄭志英老師進行說課?!缎⌒『胶<摇氛n題的編寫也進入了中后階段,本學期參與編寫的老師除了完成活動案例還在各個年級進行了試教和修整,使我們的案例變得更加完善、合理。
3.創智課堂。
繼續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正確把握小學教育的特點,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創新課程。參與云課堂的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研究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促進了基礎性課程的研究,并能把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促進教研和科研結合,提升了教研活動質量。本學期中,數學組柴茹燕和席江玲兩位老師運用iPad上了區級公開課,對提高我們整個云課堂教師隊伍的水平和我校的云課堂教學質量起到了推動作用。
三、優化“校本研訓”的過程與方法,提升教師課程執行力。
1.教學研討。 四月啟動第二屆“同研杯”教學研究活動。教學研究課以備課組為單位,由骨干教師、備課組長或青年教師執教首棒或展示棒,充分發揮學校教學能手的輻射作用,引領學科教師精細磨課來優化過程,提升課堂效益和教師的課程執行力,加速“校本研訓專題教研”成果的落地。 四月為研討月,共有53位教師參與了過程課研討。五月為展示月,5月7日進行開幕式,5月21日閉幕,歷時三周。黃珺珺、王政、武佳、朱懿哲、王靜和姜怡雯等六位教師進行了學科展示,張碧晨、儲競、宋祁、李莉等教育專家、集團老師和全校教師參與了聽課評課。 2.教師培養。 顧蕾蕾、張小芳、王政等老師參加集團“中高團隊工作坊”,通過研討學習交流提升專業素養;3-5月 組織了每月一次的“上好課是硬道理——專家引領青年教師”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教學研討活動,為青年教師搭建提升專業能力的平臺。(沈詩婳、王亞楠、顧蕾蕾、朱懿哲、王靜、席江玲、姜怡雯、武佳、勵向、李億佳、董常青、王珵琲、王文倩進行了隨堂展示,分管教導和相關學科的部分教師參與了聽課評課。 落實了區第十二屆“百花杯”教學評比工作(英語:董常青 美術:黃珺珺)。董常青獲區英語學科教學評比三等獎。 本學期共有6位老師參加了區級公開教研課的錄課:數學:袁曉懿、柴茹燕、席江玲(數學區級教研活動pad課錄課)、張珺講座;英語:武佳、勵向、劉明珍,張小芳、王文倩說課。 四、其他工作 1.教研組建設。 召開4次教研組長會議,組織了四次教研組活動,四次備課組定時教研活動。組織結合學科細化解讀《綠色指標校本化分析》,查找問題,制訂改進措施;結合空中課堂開展教研活動,提高課堂實效;組織學習《“五項管理”制度》,將此項動員培訓工作落地。 2.招生工作。 三月中旬啟動一年級新生招生工作。制訂《同濟小學2021年網上“校園開放日”活動方案》,并通過開放日公眾號向學生家長展示學校辦學理念、課程設置、師資水平、辦學特色等,接受家長招生工作電話咨詢,按照各個時間節點較順利地完成了2021年一年級招生工作。 3.資料整理。 撰寫教導處五年發展規劃;配合進行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工作,“構建視力友好型校園環境”專項督導資料資料整理,準備“五項管理”相關資料,配合沈瑾督學做好專項檢查;擬定《2021年同濟小學進一步做好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方案》,落實放學后愛心看護工作,完成每月一次的看護班統計,組織了兩次學生家長問卷調查,各項數據均高于區平均。 4.學科周。 組織豐富多彩的學科周活動。語文:“喜迎華誕,歌頌祖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一二年級硬筆字比賽和親子誦讀比賽;體育:校運會除了各項團體和個人賽外,各班的入場式也是各顯神通,非常亮眼,受到了嘉賓和家委會代表的一致好評;科技周:科技節活動豐富多彩,升旗儀式邀請了重量級的嘉賓,《小小航海家》課程組的十余節課進課堂,上交全套資料,為課題結題做準備;藝術周:進行第35屆學生藝術節單項比賽校級選拔賽(民樂、朗誦、聲樂、鋼琴、茶藝、舞蹈),并呈現了一堂精彩紛呈的“六一”慶?;顒?。 2021年6月 |
|
|